青岛一位16岁女孩,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一名男网友。
交流还不到一周的时间,男网友便邀请她一起去常州玩,她想都没想,甚至连对方具体是谁也不知道,便决定赴约。
父母听说之后坚决反对。
无奈女孩心意已决,直接拉黑父母,趁着夜色一个人悄悄出发。
当民警接到报案情况找到她时,她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说话爱答不理,语气冰冷。
看到她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无法想象:
一个即将成年的女孩,该有多狠心才决心拉黑父母,选择连面都没见过、也不了解的外人。
可能有人会跳出来指责她不懂事,叛逆不服管。
但,这完全是她的错吗?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中一针见血指出:“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教育水准。”
很多时候,青春期孩子暴露出的任性、叛逆、冷漠,说到底,总能从他的家庭教育窥见端倪。
孩子是果,父母是因。
90%孩子的“叛逆”,不过是一种误读
试想一下,一个孩子抽烟,撒谎,打赏主播,让别人冒充自己爸爸见老师,和同学闹矛盾,欺负弟弟,是不是父母口中那个“叛逆”的孩子?
毕竟他每一样都做不好,还跟父母对着干,常常激怒父母,不让人省心。
但事实是什么呢?
热播剧《加油!妈妈》中,从小知书达礼、乖巧听话的“学霸”小夫,似乎一夜间完全变样。
以前妈妈说什么他听什么,学习也特别努力。
可看到父母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体弱多病的弟弟身上,只会要求他好好读书,他开始抗议。
故意逃掉补习班、随意拿妈妈给的零花钱刷直播打赏,顶撞妈妈。
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同学挑衅几句,气到直接把对方的书扔掉。
到书店里偷书,被老板发现送到警察局,老板念他年纪小长得乖巧,想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而他却一副“我就是不道歉”的傲气样,只想花钱解决,不想承认自己错了。
这种种表现,让妈妈实在不解:自己的儿子,怎么就这样了?根本管不了,也没法管。
直到小夫在家里烧全家福,不小心引发火灾,大家才意识到:
原来他不是叛逆,是渴望被关注,不想父母只在意弟弟,也能多看看他。
《解码青春期》中,作者结合自己曾经那段“反叛无比”的青春期经历,写下这样一句话: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开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无论孩子多大,处在哪个阶段,对他而言,最重要的始终是父母能不能看到自己。
只是父母太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和标准,用“听不听话”来判断孩子“是否叛逆”。
结果不经意间,就给孩子套上“莫须有”的帽子。
没有伤口的“隐形暴力”,正亲手推开孩子
对大部分的父母来说,在“爱孩子”这件事上,自己排第二,就没人第一。
事事为孩子着想,孩子一出问题就焦急如焚,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也不会轻易推诿。
可有些教育,不打不骂却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把孩子越推越远,让孩子变得更不愿亲近。
一位读者写信求助陈默教授,希望能得到锦囊妙计“救救”自己叛逆难管的儿子:
儿子刚上初一,什么话都不肯听。
叫他“赶紧去做作业”,他说“和你无关”;
叮嘱他“把衣服穿上”,他说“我热得很”;
还把房间门关得紧紧,挂个牌写着“请勿打扰”。
看到儿子喜欢扎堆,怕他交到坏学生,提醒他“多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儿子更是不听。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老公,希望多管管儿子让他听话。
可老公回来就是狠揍一顿,结果儿子态度更加恶劣,亲子关系愈发紧张。
面对这位妈妈的困惑和担心,陈默教授这样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逆反期,这时候的教育最忌用指令性的语言。
因为他们本能地要长大,长大就是自主决定自己的事,不让别人命令自己。
当听到别人对他发命令时,他觉得是在打压他的成长,他只会抵触和反感,甚至以更消极的方式来应对父母的管教。
不是所有“爱”的教育,都能真正触摸到孩子的心。
有些方式,在孩子已经成长为“小大人”的过程中早已不合时宜,需要及时调整过来。
如果还把孩子视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的小婴儿,限制他、控制他,孩子务必学会对抗。
别忘了,孩子的问题,总有他成长的必要性。
所谓的“叛逆”,不过是他走向更独立自我的必经阶段。
如果父母不懂这一点,教育错了,才是真正恶化了问题,毁掉孩子的成长。
拒绝这4种“隐形暴力”,青春期没有叛逆
著名育儿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女孩》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吉纳维芙在15岁时,收到喜欢男生的约会邀请。
因为不知道怎么面对,所以主动跟妈妈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感受:对方想要进一步发展,自己该怎么办。
妈妈听闻后,没有惊慌,也没有对她指指点点,而是试图掌控局面引导她:
“听起来你还没有准备好和对方发生性关系,你还不希望你们的关系进入这个状态?”
知道她为自己总是拒绝对方而有点担心和忐忑,妈妈又陪她一同探讨如何才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和希望。
在妈妈看来,虽然情感上不允许她这么小就陷入安全失控的处境,但也理解她想和异性保持友谊的愿望,所以一直谨慎并妥善处理她的困扰。
不久后,她意识到男孩的不轨意图,便果断分手。
就这样,孩子青春期最容易爆发的问题之一,全都悄无声息解决了。
对于孩子而言,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接纳和指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自以为是。
想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减少“叛逆”,父母一定要不断调整自己,拒绝这4种“隐形暴力”。
1、满口大道理
和孩子相处多了不难发现,只要父母开始讲道理唠叨,孩子就耷拉着头,一脸不屑,捂住耳朵不愿听。
大道理,对青春期孩子真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引发反感。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
孩子在受刺激过多、过强、过久的情况下,会产生极度不耐烦或逆反的反应,只想逃离。
所以不要想着法子对孩子唠叨,道理越多,越有可能压垮孩子的内心。
2、总说“都是为了你”
有一次,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现场提问参加讲座的父母们,结果发现超过90%曾对孩子说过“都是为了你”。
他表示,父母说这样一句话时,孩子的压力会很大,内心的愧疚感会很强。
因为“都是为了你”背后隐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如果孩子达不到,会自责,甚至自残、自杀。
所以不要用这样的条件,来绑架孩子的成长。
既然爱孩子,就请接纳孩子的选择,让他多一份自由和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选自己想走的路。
3、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说:“父母拥有权威不是问题,使用权威才是问题。”
不少父母面对孩子时,总觉得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多,所以更有话事权,孩子要顺从和听话。
然而,命令、挑剔、训斥、质疑,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只会让孩子不愿沟通下去。
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放低姿态,和孩子保持同频。
平等、尊重,像对待朋友一样和孩子建立关系,才能促进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
4、习惯打击
《心理访谈》的33岁女孩范成金,大学毕业后在家啃老10年,不愿走出去。
她问题的成因,跟父母从小的打击式教育有关。
喜欢画画,父母只会批评她,“有啥用啊,有用吗?看书去!”
做饭不小心水放多了,父母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指责。
自卑到没办法开口说话了,父母还是各种冷嘲热讽,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请记住,打击不是教育,严厉不等于严苛。
真正能祝福孩子,给孩子带来改变和更新的,是父母的肯定和鼓励。
中国教育科学院做过一项调查:哪些家庭因素对孩子成绩影响比较大?
结果显示:父母情绪越正向,子女成绩优秀比例越高。
许多学霸家庭,不是光靠给孩子打鸡血,“逼”孩子学习。
更多是先从父母做起,不断提升自己,保持情绪平和,以身作则示范给孩子看。
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说: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想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有些话,对孩子毫无意义和帮助,永远都不要对孩子说。
只有在孩子日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用和善、温柔、鼓励和慈悲的话语给孩子滋养,才能真正造福他的后半生。
而孩子,也会在即将离开父母走向未来的前面十几年,敬爱父母、亲近父母,成为父母的荣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5amiao.com/qinzi/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