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6月,刘备力排众议决定挥师伐吴,以报关羽被杀、夺取荆州之仇。刘备让车骑将军张飞从阆中率军出发到江州会师,有了猛张飞参战刘备也是报着必胜的把握东征孙权,然而刘备大军尚未出发之际,便传来了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张飞被刺身亡!
张飞被行刺身亡,首先就排除了是曹丕是幕后主使。为何呢?原因非常简单,曹丕脑子不傻,他正是希望刘备和孙权打得不相上下,最后来个两败俱伤,这样对他曹丕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如果刺杀了张飞,对于曹丕来说相当于是帮助了孙权,削弱了刘备方面的大将力量。像这样费力而又不讨好的事情,曹丕不可能做。
其次也可以直接排除掉孙权是主使,为何呢?张飞镇守阆中主要目的就是防御曹魏,孙权没有理由派人去行刺张飞。而对于孙权来说,想要成功行刺张飞简直难如登天,就像当时关羽镇守荆州一样,孙权虽然对荆州有想法,但是从来没派过什么人去刺杀关羽。
张飞同关羽一样,都是蜀国大将,武艺高强,而且身边亦有不少精兵猛将,想要行刺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被范强和张达二人成功做到了,他们斩杀了张飞,而且最终还成功突围,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
在史料《三国志》中有记载: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张飞突然被刺杀,这让刘备不得不暂缓进军,首先替张飞完成后事,等置办妥当之后才能东征孙吴。然而从史料记载来看,张飞是死于张达、范强之手。
张达、范强是什么人?依据史料来看,他们二人不过就是张飞帐下无名“末将”,末将的权利是非常小的,而且末将范指次等将领,当时张飞乃是刘备亲封的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然而张达、范强作为无名末将,他们是如何潜入张飞大帐之中行刺的?所以说张飞突然被行刺,是有非常多的可疑之处的,一共分析来看,有5个可疑之处,看清楚这5个疑点,那么行刺张飞的幕后主使也就成功浮出水面了。
第一个疑点,打造白旗白甲的任务为何交给了末将张达、范强?
在张飞和刘备达成东征孙吴的作战计划之后,张飞便火速回去阆中,日夜操练兵马,并且安排下属尽快打造出10万副白旗和白甲,好为关羽复仇。然而接受打造白旗和白甲的兵将乃是张飞帐下无名末将,他们二人正是张达和范强。
理论上来说,作为军中末将,他们是没有机会领取上将安排的任务的。以张飞车骑将军的职位,所下达的军令最起码也是帐下副将才有资格领命的,换句话来说就是担任打造白旗和白甲的任务理应由张飞帐下副将来管,而并非是张达和范强这两个末将来负责。
那么如果是由张达和范强这两个末将来负责如此重要的军务,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张达,入帐告曰:“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当时张达便指出,打造如此数量的白旗和白甲一时之间不可能完成,需要延长时间方可。
然而,张飞本就性情暴躁,于是就将张达和范强二人狠狠鞭打,从而激发范强和张达二人的仇恨心理,为行刺张飞埋下伏笔。
第二个疑点,无名末将张达、范强,是如何进入到张飞大帐之中的?
在张达、范强二人遭到张飞50鞭子之后,便做出了让世人大跌眼镜的做法,那就是进入张飞中军大营将张飞斩杀,由此一来不但可以报鞭打之仇,同时也可以不必再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军令。
看似对范强和张达二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要如何成功混入张飞的中军大营呢?依据古代的布防来看,张飞作为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他的中军大营肯定是防守森严。单就司隶校尉通常来说身边就会安排数十得力手下护卫,何况张飞还是车骑将军。
而古代司隶校尉,主要负责的就是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监察官,有什么风吹草动作为司隶校尉他是第一个知道的。因此对于张飞来说,他本身就是搞防务工作的,不可能如此轻视自己的大营安全。
那么,范强和张达二人又是如何溜进张飞大营的呢?这一点非常可疑。
综合第一个疑点和第二个疑点来看,范强和张达之所以能轻松进入到张飞大帐之中,很有可能是有人策应。
第三个疑点,范强和张达如何逃出张飞大营,并且还带上了张飞首级
在范强和张达行刺张飞得手之后,还将张飞首级带走,并且向孙吴方向火速撤退。说到这里就非常奇怪了,当时张飞大营之中无数精兵他们难道是无视范强和张达二人吗?为何让他们来去自如?
并且在范强和张达二人行刺张飞成功之后,连追击他们的兵士都没有?而范强和张达又是如何闯出张飞军营的?当时作为张飞帐下都督吴班,为何坐视不理呢?即使是范强和张达因为完不成打造白旗和白甲的任务而行刺张飞,在其得手之后想要成功逃出张飞军营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
除非有人想故意放走范强和张达二人,这就说得过去了。
当时张飞屯兵于阆中,主要防御曹魏兵马突袭汉中。然而范强和张达二人行刺张飞成功之后,不但没有选择投奔曹魏,反而去投奔孙吴。为什么呢?原因也非常简单,张飞和夏侯氏关系要好,如果投奔曹魏范强和张达二人恐怕性命不保,于是范强和张达便选择投奔东吴。
第四个疑点,范强和张达到达孙吴之后,为何神秘消失?
在正史之上记载,范强和张达前往孙吴献上张飞首级之后便神秘消失,在史料《三国志蜀书》中记载: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在正史之上,关于范强和张达行刺张飞成功到达孙吴之后便消失于历史舞台。
而在三国演义之中,范强和张达乃是由孙权命人将他们二人送往刘备军营之处,因为当时刘备正大军发往孙吴,为消刘备怒火孙权不得不将范强和张达这两个行刺张飞的反贼送给刘备。
随后张苞将范强和张达二人万剐凌迟,以祭张飞之灵。当然这只是三国演义之中的描写,在正史之上,范强和张达二人到达孙吴之后其实就是神秘消失了。至于范强和张达最终的结局如何?在史书之中找不到任何记载,推断来看大概有两种可能,第一种那就是被孙权处理掉,毕竟范强和张达他们两个可是烫手的山芋,处理不好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第二种可能就是被策划行刺张飞的幕后主使派人处死,毕竟行刺大将这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第五个疑点,孙权前后两次向刘备求和
在襄樊之战过后,孙权成功占据荆州,而当刘备称帝之后下达的第一道诏令就是东征孙吴。这个时候作为孙吴的掌门人孙权也是非常震惊,于是在刘备大军还未到达孙吴地界之时,孙权便派遣了使者,表明愿意和刘备请和。
孙权为何如此做?原因也非常简单,孙权已经占据荆州,已经完成了他的战略规划。同时,曹魏大军虎视眈眈不得不防,对于刘备来说同样如此。于是在夷陵之战过后,刘备退守白帝城之时,孙权再度派遣使者请和,刘备虽然不愿意,但是最终还是答应了孙权的请和的诉求。
从孙权先后两次主动向刘备讲和来看,幕后派人行刺张飞的人绝非是孙权。那么如果范强和张达二人真的是受人指使而去行刺张飞的,谁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谁最有可能是行刺张飞的幕后主使?
想要搞清楚行刺张飞的幕后主使是谁?其实通过上文的分析来看就足以排除曹丕和孙权,如此来看的话,如果真有主使,那么此人一定会在蜀国。
范强和张达作为张飞帐下的低等将领,就连将军都算不上,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在张飞的中军大营之中来去自如,即使是向张飞汇报工作,理应会由张飞的副将,或者是贴身护卫先向主将张飞报告,然后再让范强和张达二人进帐汇报。
绝无可能直接让范强和张达二人进入中军大帐之中,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张飞的贴身护卫在范强和张达二人来到之前就已经被人调走,那么谁有这个权利?很简单那就是张飞帐中的副将,张飞帐下先后有3个副将,他们就是魏延、雷铜和吴班,而此时的魏延已经成为汉中太守,显然不是魏延所为。
雷铜在汉中之战时被曹军打败身死,因此总结来看能够在张飞军中自由调配军士的人恐怕也就只有吴班了。
刘备东征孙权,张飞是举双手赞成,而且当时张飞还亲自前往成都面见刘备,催问何时才能进军孙吴?然而在武将方面来看,虽然张飞支持伐吴,但是赵云等人却不赞成攻打东吴,同时诸葛亮等文臣也不支持刘备伐吴,毕竟当时的主要对手还是曹魏。
如此一来刘备如果执意东征,那么将会面临一个问题,诸葛亮不会跟随左右,同时赵云魏延等老资历战将亦不会跟随刘备上战场,谁会充当军士上阵杀敌呢?大部分会是川中子弟,加上少数蛮夷兵。
上阵就有可能会惨死,总之来说非死即伤。这也是刘备后来在夷陵之战中只能率领新的不知名将军去东征的原因,并且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数万精锐,代价实在是太大。
在史料《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记载: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
一场复仇之战,一下子损失这么多生灵,这是川中门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能阻止刘备东征是最好的选择,如何能快速阻止,行刺张飞或许就是不错的选择。张飞本身性情暴躁,经常打骂手下军士,如果找到一个临界点将矛盾彻底激发出来,行刺张飞的人选不难找到。
张飞下达3日置办10万套白旗和白甲,无异于就是行刺张飞的催命符,如此分析来看,范强和张达只是跳梁小丑,真正在幕后操刀的人恐怕实力更大。在张飞被刺身亡之后,刘备的大舅哥吴懿还有昔日张飞帐下的副将吴班,他们最终分别升任为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
如此看来如果真的有人指使范强和张达行刺张飞,恐怕与川中门阀势力脱不了关系,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5amiao.com/wenhua/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