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意思是:诚信的人,天下的人都愿意结交。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
《管子》有云:“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在管子看来,士、农、工、商都应讲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信之于己,是坦荡磊落、真诚无伪;诚信之于人,是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1.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名言警句,都表达了对诚信的重视。
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小信成则大信立”。有了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坚如磐石。秦末汉初,楚国人季布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只要答应的事情就一定办到,从未失信于人。正所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古人云:“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一诺千金”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始终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做事。
与诚信对应的是“失信”。《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孟武伯经常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鲁哀公对其非常不满。有一天,鲁哀公设宴招待群臣,孟武伯在宴席上故意问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郭重“何肥也”,挖苦郭重发胖的身材。鲁哀公接过话题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说,经常吃掉自己说过的话,能不胖吗?表面说郭重,实则讽刺孟武伯说话不算数。孟武伯自取其辱,留下了“食言而肥”的警示。无数事实证明,花言巧语,不讲诚信,可能会占一时的便宜,但最终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
2.“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诚信,不仅是君子的操守,更是政务的根本。《左传》中讲:“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战国时代的商鞅就是以“徙木立信”作为变法的突破点。正因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诚信,才确保了新法的实施,使秦国逐渐强盛。反之,“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
3.讲诚信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言必信、行必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历经百年风雨,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到做到、不打折扣,“中国共产党说话算数”。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都应将诚信作为“高山仰止”的美德来追求。应珍视诚信如生命,心向往之、行践履之,时刻做到说话“言忠信”,办事“敬事而信”,待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5amiao.com/wenhua/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