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村BA”之后,贵州榕江县的足球比赛“村超”又走红网络。“村超”每场比赛都是人山人海,中场休息还穿插非遗表演、侗族大歌等,极具当地特色,现场氛围火爆。而这背后,是一群人对球队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和付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对话“村超”古州镇口寨村球队队长、解说员杨兵,榕江县县长徐勃,倾听他们与足球的故事。
对话解说员杨兵
“全村老少都在支持我们”
杨兵是贵州榕江“村超”的组织者之一,同时还兼职“村超”比赛现场解说员。从二十年前自己拿着锄头在河边挖足球场,到现在全县有十四个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标准足球场地,这里对足球的热爱从未曾改变。
问:能不能介绍一下“村超”的赛制和参赛情况?
杨兵:目前总共有来自20个村的20支队伍,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10支队打小组循环赛,前四名进入八强,然后再打淘汰赛来争夺冠亚季军。因为只有周末有比赛,所以赛季比较长,7月29日将进行决赛。
球队队员都是村里面各行各业的人,比如我们队里有专业开挖掘机的师傅、理发师、开小卖部的个体户、特警……年龄跨度也比较大,从15岁到50岁都有。
问:您本职工作在银行,但足球解说相当专业,之前专门学过吗?
杨兵:第一,我是榕江人,对球员比较了解;第二,我也是土生土长的侗族人,可以用我们侗族的语言来调动气氛;第三,和我的职业有关,能够观察、把握住现场整个氛围,虽然不专业,但是调动气氛还可以。
问:您说自己是村里踢球的第三代,“村超”最初是怎么踢起来的?
杨兵:“村超”的历史可以从榕江的历史说起。我们榕江足球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当时因为战争原因,广西大学南迁来到榕江,先是学生之间踢球,然后从校园内逐步传播到外面,那时就有足球基础了。到后来,特别是2002年世界杯,我们在河边的河沙坝里拿锄头挖了一两个月,挖了个足球场出来,每个村组一队来参加比赛。从此之后,基本上每隔一两年都会举办“村超”,一直延续到现在。
问:维持球队运营的人力、物力、经费是怎么解决的?
杨兵:不管球员、教练还是领队大家都不收取酬劳,自发来做这件事。我们村有位八九十岁的老奶奶看了我们踢球,主动给我们捐了50块钱。我们不要,老人家说,“不要就是不拿我当口寨村的一份子”。看到我们踢得这么努力,全村老少都在支持我们。比赛以村为单位,全村的集体荣誉感很强烈,比如球队代表我们村去哪里打比赛,四五百人的“啦啦队”有时会全部到场来助威。
对话县长徐勃
“踢出快乐和纯粹,也踢出文化和希望”
榕江县县长徐勃下班后经常会到“村超”现场看一看,一是看比赛,二是看看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上的不足。
问:“村超”是大家自发组织起来的,作为县政府有没有提供支持?
徐勃:实事求是地说,“村超”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也是村民在参与,但他们的安全问题、交通秩序维护,这些政府都要做保障。随着“村超”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上万人到榕江来,作为地方政府肯定要高度重视,并且给大家提供更多好的服务,尤其要做好安全保障。
问:对榕江本地人来说,“村超”是否能给他们带来机会?
徐勃:我们举办“村超”最终最受益的还是我们村民。第一,老百姓精神生活富足了;第二,很多老百姓家里各种农产品、土特产,包括自己手工做的少数民族服装,在“村超”现场卖得都非常火爆。因为榕江举办“村超”,今年暑期县里面80%的民宿都订满了,这应该是榕江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喜欢足球的人很多,受众面很广,但是没有想到我们乡村足球这种快乐足球、全民足球的氛围能够感染这么多人。现在在“村超”现场,经常能遇到全国各地、说各种地方语言的人。前几次我们还遇到很多球迷自驾上千公里赶到榕江来看“村超”,体验乡村足球快乐,感受纯粹乡村足球给大家带来的无穷魅力。
问:您觉得榕江“村超”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
徐勃:首先,我们准备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同时改善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让大家来了有地方住、有地方吃。其次,要把大家对“村超”的这份向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住。我们县也在努力跟村民一起打造“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希望全国各个地方的民间足球队,都可以组队来我们榕江踢球。大家用本地美食为自己的球队命名,比方说像柳州螺蛳粉队等,来对战我们的“榕江卷粉队”“榕江西瓜队”“榕江牛瘪队”……我们希望把足球和美食很好地连接在一起。
大家在一起踢足球,踢的既是快乐、纯粹,同时又弘扬了我们的美食文化、中国文化。我们希望踢球不单单要踢出健康、踢出友谊,还要踢出文化、踢出希望。这也是我们对乡村足球未来发展的一个希望,或者说是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5amiao.com/wenhua/376.html